在不久的將來,台灣即將踏入超高齡化社會,不只平均壽命延長,家庭組成也有很大的變化,長期照顧成為人人都需要警覺的議題。
你可能聽過政府正在推動的長期照顧政策,也聽過長照險,但印象模糊,不知道從哪裡開始著手準備。好險在這裡企劃「長照險12問」專題,節選與長期照顧最相關的12個問題,一一為你解答長期照顧的規劃與準備。
一、壽命延長,醫療需求增加
二、家庭結構改變,照顧者備感壓力
三、長照資源不足,家屬經濟負荷大
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
根據統計,台灣老年人口中,每6人,就有一人需要照顧,每8人,就有一人是身心障礙者。由此可見,老年人口對長期照顧的需求普遍高於64歲以下的人口。
白天上班、晚上照顧,同時兼顧家庭經濟與照顧者的壓力成為照顧者普遍最大的困難來源。
統計發現,在受訪者中,平均每10個就有4個家庭抱怨經濟壓力和照護壓力讓人吃不消。
對照顧者而言,「被綁住了」是最大困擾,尤其是正在職場、事業力爭上游的青壯者。
許多家庭更會出現一位照顧者擔負照顧責任超過10年,嚴重限制了個人生涯發展的機會與可能。
被照顧者往往隨著病情的發展,其行為、情緒方面也會產生變化,意味照顧模式的改變,需要照顧者重新適應、調整。
根據統計,有超過3成的照顧者反映為此感到困擾。
現代家庭組成改變,少子化影響,長輩需要被照顧,兄弟姊妹們都需要被動員來,連帶改變各自的家庭生活。
超過3成的照顧者擔憂重新分配家人照顧責任與協調照顧時間,將會影響原有家庭的生活與作息。
因為未婚、離婚、喪偶關係,到老的時候常是一個人,有子女的,未必能住在一起。
據內政部婚姻狀況統計,40歲以後一直到晚年因為未婚、離婚、喪偶而成為單身的人,女性每5人就有1人,男性每4人就有1人。
最近一次人口普查,發現家庭中有需要被照顧的人,未婚者17.7%,離婚與喪偶的35.7%,單身合計53%。有配偶或老來伴的,佔47%。
老來單身,誰可照顧?
縱有老伴,也老了,精神與體力能否負擔得了?